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灌阳:“鳗”跃瑶乡 跑出振兴“加速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2:19:00    

罗家村鳗鱼养殖基地。 侯敏 摄

近日,灌阳县西山瑶族乡罗家村鳗鱼养殖基地内一派繁忙。幽暗厂房里,柔和灯光下,筷子般大小的鳗鱼欢快游动,工作人员专注投喂,投料声与鳗鱼游动声交织成产业发展的乐章。自鳗鱼养殖项目启动后,西山瑶族乡以“拉满弓”的干劲高位统筹、真情服务,仅3个多月便实现首批300万尾鱼苗投放,创造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在瑶乡掀起致富浪潮。

走进这个“鳗鱼王国”,眼前繁忙而有序的生产场景令人震撼。鳗鱼养殖池整齐排列,水面泛起细密波纹。养殖车间内,技术员正通过精密仪器监测水质,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投喂,每一个环节都透露着专业与严谨。旁边鳗鱼养殖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同样热火朝天:钢架林立,工人们来回穿梭,正忙着搭建新的养殖车间。钢筋水泥与机械轰鸣声中,崭新的鳗鱼养殖池已初具规模。而这一切高效有序的背后,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科学的发展规划。

“西山瑶族乡森林覆盖率高达92.8%,生态水资源得天独厚。长期以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做好做活‘山、水’两篇文章的发展思路。”据西山瑶族乡乡长赵星介绍,正是依托这样的生态优势,鳗鱼养殖项目成为乡里做活“水”文章的重要一步,也是落实“生态立乡、产业富乡”战略的关键举措,它的成功投产将有力推动产业融合,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

一个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绝非易事。谈及项目快速落地的秘诀,赵星说,鳗鱼养殖项目作为做活“水文章”的关键“落子”,自2024年8月启动便按下了“快进键”。为保障项目落地,该乡党委、政府下足了功夫。不仅坚持高位推进,邀请县领导多次现场办公,还组建专班,由乡人大主席亲自挂帅,提供“一对一”全程陪伴式服务,协助企业办理各类审批手续。同时,做好全方位保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

良好的营商环境与优质的自然资源,共同构成了吸引企业投资的强大磁力。“这里的水质偏碱、硅高、低钠、低矿化度,富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完全符合鳗鱼养殖要求。”鳗鱼养殖项目负责人王命俊表示,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乡党委、政府周到的前期服务和十足的信心,也让他下定决心在此投资。如今,他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不仅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还出资硬化村屯道路、计划修建候车亭,努力提升企业形象。

产业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增长,更给当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罗家村党(总)支部书记唐元东眼中,这个项目带来的改变不止这些。“企业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建议,把基地打造成了拥有当地风貌特色的‘花园式’场所,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而最直观感受到变化的还是当地村民们。参与项目建设的村民唐元锋笑着说:“以前在村里开饭馆收入不稳定,现在在基地工作,月工资能有8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刚入住新房的村民刘女士说:“我原来的老房屋在鳗鱼建设时便搬迁了,在建新房子时得到了政府的贴心服务和企业的支持帮助,现在住上了新房子,心里真亮堂。”

“我们将高标准打造鳗鱼养殖示范基地,锚定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目标,探索‘企业+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土鳗、红虫等特色养殖。不断增强区域造血功能,提升产业效益,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展望未来,西山瑶族乡党委书记何明捷信心满满。

来源: 桂林日报

相关文章
灌阳:“鳗”跃瑶乡 跑出振兴“加速度”
2025-05-09 12:19:00
灵台:招商引资结硕果 枝繁巢暖“引凤栖”
2025-05-09 10:55:00
转内销观察丨72小时改变命运 多家玩具企业转向国内市场
2025-05-08 15:23:00
规避“次生灾害”服务企业安全“出海”
2025-05-08 10:04:00
福州市教育局通知!
2025-05-07 10: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