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敞开大门谋合作 拥抱世界赢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08:03:00    
图片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敞开大门谋合作 拥抱世界赢发展——我市奋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2023年6月,安徽唐兴装备科技公司在马来西亚芙蓉市达城科技谷建设盾构机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成为安徽首个在东南亚落地的高端装备制造项目。企业从最初的出海抢单,迈进了深耕海外的新阶段。

2025年4月21日下午,48辆重卡满载528个模块化房间从位于大通区的中辉科技产业园发车,驶向俄罗斯叶拉布加市。这是安徽中辉绿建集团公司向该市国际营地建设项目出口的首批产品,项目总需求达到7851套。

大道之行,开放而兴。如今,越来越多淮南企业扬帆出海。今年,乐森黑马乐器有限公司、安徽天舰文具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进一步擦亮了淮南外贸新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强调,“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要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加大吸引外资、稳定外资力度,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强化长三角一体化、合淮同城化等区域合作,着力做好内引外联、入长融圈、平台赋能文章,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以合作之力共赢未来,聚焦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坚持内引外联,拓展交流合作“新通道”

2023年8月30日,载着34个标准集装箱的“淮南—宁波港”铁海联运首发班列驶出蔡家岗货运站,标志着淮南正式接入全球物流网络。

2024年12月12日,一列满载着“淮南质造”外贸集装箱的火车从淮南蔡家岗站发往上海洋山港,淮南铁海联运班列正式迈入双通道运行。

铁海联运助力企业开辟新通道,释放了外贸新动能。日前,记者走进安徽埃夫利舍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各生产车间均高速运转,工厂内一片繁忙景象。“今年以来,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各条生产线也是满负荷生产。近两月来,公司通过淮南至宁波铁海联运班列,出口近40个集装箱的产品到英国、俄罗斯、荷兰等国家,货值100多万美元。”安徽埃夫利舍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刘刚介绍,相较公路运输的物流方式,通过铁海联运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助力了企业产品扬帆出海。

据了解,截至目前,淮南—宁波港、淮南—上海芦潮港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发送4182个标箱,为山河药辅、埃夫利舍、乾景宇辰新能源、尚家环保、洁诺德溢泳铭玻璃、凯彦达环保、发强玻璃等外贸企业提供了极大助力,药辅材料、暖通产品、光伏组件、玻璃制品、塑胶制品、门窗、家具等众多“淮南质造”经班列发往世界各大洲几十个国家。

政策创新为“出海”护航。我市商务部门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包保服务机制,协调解决出口退税、国际运输等难题,通过“徽动全球”出海行动,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国际展会。淮南海关紧贴企业需求,通过“预约通关”、海关AEO高级认证、原产地证书智能审签等政策举措,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效率,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在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同时,我市持续优化外资服务,积极把客商“引进来”。加快推动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淮南联动创新区建设,与中投公司、中国外运、中德基金等建立战略合作,建立外商圆桌会议制度,为扩大外商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2亿元,同比增长12.6%,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4位,在全省商务经济运行调度会上作稳外资工作经验交流,获省商务厅表扬。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8.93亿元,其中生产型企业21.31亿元,同比增长19.1%。全市新设外资企业5家,同比增长25%。

加快入长融圈,打造区域合作“新标杆”

走进安徽英联信息科技公司的笔记本电脑生产车间,几百名工人正有序进行零部件装配、产品调试、包装等作业,一派繁忙生产景象。

“公司目前已经有稳定的国内外客户群体200多家,推出了多款企业、政府单位办公产品,建成6条组装线和3条SMT线,2024年产值约6.4亿元。”安徽英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工厂负责人李伟说,公司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从来料检验、制程巡检、生产全检、成品抽检、出货验货等各环节来管控品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安徽英联信息科技公司落户淮南、茁壮发展的故事,是一座城与一家企业的“双向奔赴”。2022年,我市驻沪闵行工作组了解到该企业计划产业转移的信息后,由市领导带队对接,半年内实现双向考察5次。项目签约后,淮南高新区24小时完成施工许可审批,创新“定制厂房+定向回购”模式,通过EPC模式统筹设计施工,一期工程创下“6个月建成10万平方米厂房”的淮南速度。

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指引下,淮南市与闵行区高频互动、携手共进,成为跨区域协作的典范。2023年2月,占地5平方公里的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揭牌,由莘庄工业区与淮南高新区共建,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新型显示、大数据产业。自挂牌以来,坚持市场化运作,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建设、联合开展招商、强化优势互补,探索构建“研发在闵行、生产在淮南”发展模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园由蹒跚起步到阔步前行。截至目前,已累计签约沪苏浙项目亿元以上24个,总投资254.45亿元。同时,双方积极开展闵淮非遗交流展、长三角龙舟邀请赛、文旅招商推介等文旅系列活动,开通“淮南·春申号”旅游列车,文旅合作“出圈出彩”;推动淮品入沪,淮南名特优农产品上海展销中心开业以来销售额破亿元。

作为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淮南与合肥的“同城化”进程正在加速,交通互联、产业协作等更加紧密。积极推动合肥轨道交通S1号线建设,新桥大道站、蜀山产业园站主体结构封顶;S16合周高速二期建成通车运营,S19淮南至桐城高速公路淮南段预计年底建成通车,G3京台高速西终线、G36宁洛高速淮南连接线、S17合蚌高速淮南联络线等3条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加快建设合淮合作区,蔚来电驱动二期项目基本建成,蔚来F3工厂项目加快建设。

强化平台赋能,激活开放发展“新动能”

2023年11月14日,淮南跨境电商产业园暨全球易货贸易示范区合作项目签约落户淮南高新区;2024年5月8日,安徽淮南跨境电商(数字贸易)产业园在淮南经开区揭牌。

2023年9月22日,安徽山河药辅有限公司一次性从美国进口的1000吨木浆存入淮南经开区公用型保税仓库,标志着我市公用型保税仓库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市口岸建设和加工贸易硬件建设跃上新的平台。

2024年12月12日,淮南市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在淮南经开区科创中心揭牌,这是我市首家进出口专业服务平台,标志着我市在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上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我们采取‘走出去学、引进来教’等多种举措引导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育壮大跨境电商主体队伍,打造淮南对外开放新名片。”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聚焦行业前沿,在县区(园区)开展多场电商和跨境电商培训活动,持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淮南的开放步伐,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创新突破。在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淮南联动创新区建设方面,淮南经开区、安徽寿县经济开发区两个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技术创新为驱动,深化与沪苏浙自贸区及联动创新区对接合作,推进与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联动发展和承接协作,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寿县经开区片区推行“环保管家”助力绿色发展、“2号公章”实现事项自行审批,为项目建设缩短时间;帮助2家企业申请AEO高级认证,提高企业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淮南经开区片区启用公用型保税仓库,落实企业进口、通关服务、降本增效等便利措施;推行城管网格化管理机制创新试点、优化环评审批机制。“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入选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2023年度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从铁海联运的汽笛声声,到闵淮科创园的机器轰鸣;从春申号列车的文化穿越,到合淮合作区的协同创新,淮南正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合淮同城化等重大战略交汇点上,书写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记者 周玲 李东华

责编 周 亮

初审 孙继奎

二审 迟海波

三审 张 斌

图片

点分享

图片图片
相关文章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敞开大门谋合作 拥抱世界赢发展
2025-08-20 08:03:00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增强法治保障 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
2025-08-19 09:23:00
【潍坊寿光】记者观察:在寿光就业创业 青年们机遇多多
2025-08-15 09:33:00
两部门征求意见:辅助驾驶不能当自动驾驶 未经备案OTA不得升级
2025-08-14 14:03:00
利君股份大股东拟减持套现约4亿元,净利连降两年,年内股价涨超七成
2025-08-14 1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