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商业退步集 | 海南拖累业绩 中免寻找替代方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7:40:00    

来源:市场资讯

商业客

市内免税业务是中国中免另一条可能的增长线。

2024年全国高化、高奢市场比较萎靡,连带影响了国内唯一的全牌照免税运营商,亦是全国最大的免税店经营商中国中免。

该公司去年业绩表现几乎是明牌“开倒车”,但还是超出不少人的预期。

资料显示,2024财年,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入564.74亿元,同比下降逾1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亿元,同比下降36.4%;扣非归母净利润41.4亿元,同比下滑37.7%。

按单季度数据看,2024年Q1-Q4,中国中免的营收、利润表现分别为Q1营收同比下滑9.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2%;Q2营收同比下滑17.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7.6%;Q3营收同比下滑21.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2.5%;

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录得134.53亿元,同比下降19.5%,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下降76.9%。

营收盈利双降,2024年中国中免经营压力前低后高,与整体中高端消费市场表现基本一致。上一次有如此表现是在2022年。

海南“漩涡”

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冲击颇大,尤其是在对中国中免最重要的海南离岛市场。

自2020年以来,海南免税店一定程度上承接了国内消费者的境外购物需求。中国中免作为免税行业龙头,在海南拥有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免税商城,自然优势最大。

2023年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同年“即购即提”“担保即提”提货方式落地,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37.6亿元,同比增长25.4%,购物人数675.6万人次,增长59.9%,购物件数5130万件,增长3.8%。

反映到中国中免的业绩,当年该公司海南地区收入录得396.5亿元,同比增14.25%,收入占比接近总收入的60%。

然而市场在一年之内急转直下,“海南离岛免税销售承压与台风“摩羯”自然灾害、出境消费分流、国货品牌挤压免税市场份额以及客群更加追求性价比等因素有关。”中国中免在年报中表示。

海口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30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3%,购物人数568.3万人次,同比下降15.9%,购物件数3308.2万件,同比下降35.5%。

目前,中国中免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份额依然强势,拥有6家离岛免税店:海口国际免税城、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三亚国际免税城、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和琼海博鳌免税店。

其中,海口国际免税城和三亚国际免税城是目前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的免税商业综合体。

2024年内,中国中免在海南地区实现营业收入288.92亿元,同比下降27.13%,毛利率23.73%,毛利率同比减少2.03个百分点。

随着海南地区业务与其他地区业务的此消彼长,海南地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已由2021年约70%下滑至最新的51.4%,但占比仍然过半。

另外,中国中免为了提振销情,去年在海南地区推动了长时间、大规模的促销活动。

包括去年7月-9月的“2024第三届海南离岛免税购物节暨第六届中免海南免税购物节”、“双11”活动,还有自11月21日起,贯穿双十二、圣诞、元旦等节假日的“2024中免年终盛典营销活动”,这进一步拖累了中国中免的利润表现。

不过,中国中免也并未放弃对海南市场的进一步投资,毕竟海南省有建成自由贸易区这个大利好在。

中国中免必须在此之前尽量加强对当地免税市场的把控。据悉,2024年内中国中免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市场份额已同比提升近2个百分点。同时,现在在海南还有两个重要项目推进当中。

其中,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自投建以来,中国中免已累计投入资金80.98亿元,2024年投入资金9.11亿元。截至目前,累计产生的收益为16.68亿元,换句话说尚未回本。

财报披露,上述项目现时处于中期阶段,地块五海口国际免税城已于2022年10月28日开业运营,地块二(悦领湾项目)、地块三(悦斓庭项目)已完工并推进产品销售,地块一完成各专项工程收尾施工,地块四完成酒店主体结构封顶。

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2号地项目,自投建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18.46亿元,2024年投入资金9.11亿元。项目截至目前产生收益3.12亿元。

与海口国际免税城一样,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2号地项目处于中期阶段,其中商业部分三亚国际免税城C区已于2023年12月28日开业运营,酒店部分实现英迪格酒店主体结构封顶。

尽管不断追加投资,中国中免在海南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目前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共6家,离岛免税店已增至12家,免税品牌数量进一步增加。分析认为,海南离岛免税的竞争在自由贸易区建成后还会进一步加剧。而且,随着这几年跨境电商、海淘的发展,海南免税竞争力正在下滑。

不过,如果看海口海关2025年春节期间的数据,2025年1-2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84.1亿元,同比下降13.3%,购物人次为109.7万,同比下降28.5%,人均购物金额7663.4元。显示销售额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同时人均购物金额实现同比回升。海南离岛免税销售大市有所改善,这对中国中免来说是个好消息。

渠道开拓

相比焦灼的海南区域,中国中免其他业务板块,例如口岸免税和市内免税情况要好不少。

虽然中国中免没有披露这些业务的具体营收情况,但如果看财报中“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一项,中国中免2024年在上海地区实现了160.35亿元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0.02%,降幅比海南地区低。同期,毛利率25.8%,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

这160.35亿元收入,大部分来自中国中免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的免税店。

2024年,受益于免签国家范围扩大、过境免签政策优化以及国际客运航班量增加,上海机场2024年全年进出港航班量80.3万架次,同比增长15%,旅客吞吐量超1.24亿人次,同比增长29%,创下历史新高。

客流量大,自然逛免税店的客人就更多,但中国中免的口岸免税业务的盈利能力依旧不强。

2023年,中国中免推动与北京(含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上海两地机场租金协议优化。但2024年销售费用中,租赁费仍达到42.4亿元,同比下滑仅1%左右。

不过,在海南离岛免税承压的大前提下,口岸免税变成中国中免不得不开拓的增长渠道。

据披露,2024年该公司就中标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1航站楼出境免税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境免税店等10个机场及口岸免税项目经营权。

市内免税电是中国中免接下来另一条可能的增长线。

2024年8月,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新政明确,北京、上海等13家外汇商品免税店3个月内转型为市内免税店,广州、成都等8个城市则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

与口岸免税店相比,市内免税店空间更大、产品种类更多,购物时间和自由度上更为充裕,便利性强、自由度高、不受地理位置限制,且额度上不设限制,也更有利于旅客购买服饰、箱包、珠宝等非标商品。

市内免税店的发展对免税市场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中免不可能错过这个机会。

截至目前,中国中免已完成北京、上海、三亚、大连、青岛、哈尔滨6家经营协议签署并实现大连市内免税店焕新开业,同时中标了广州、深圳、西安、福州、成都、天津6家新增城市市内免税店经营权。

无论从门店数量还是分布城市上看,中国中免基本已成为本次市内免税市场的最大受益者。

最后,考虑到国内中高端消费市场仍然未有特别明显的起色,中国中免也在向境外寻找机会。2024年,中国中免就实现了新加坡樟宜机场精品店、香港国际机场精品店、日本东京银座珠宝类品牌免税专柜以及斯里兰卡免税店开业,另外中标了“爱达·魔都”号邮轮的免税店经营权。

(转自:观点)

相关文章
市场回暖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继续上涨
2025-04-05 07:19:00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副主席双双被查!
2025-04-05 00:22:00
中缅跨国救援:曼德勒地震废墟下的奇迹与新生
2025-04-04 23:23:00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被查
2025-04-04 21:20:00
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被查!
2025-04-04 2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