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美崇德润桃李,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深化德育实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4:05:00编者按:
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创建于1965年,是武汉市首批命名的艺术特色学校。学校坐落于江汉区万松园路,毗邻中山公园,虽处闹市却独得一方清幽。自建校以来,这所老牌艺术特色学校始终以“多元育才,协调发展”为办学理念,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沉淀,逐步发展为以“尚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品牌,引领学校科学、特色、优质发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许文秀 通讯员倪迅 视频陈玲)

理念筑基,绘就育人蓝图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而‘尚美崇德’是我们叩击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推动者,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政教处主任盛锐以“尚美崇德”为理念,将美育与德育深度融合,构建起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

学校邀请思政课名师吴又存为高一学生做讲座。学校供图
学校将“美”视为道德教育的光辉载体。通过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的浸润,学生逐渐形成对真善美的敏锐感知。语文课上,师生共赏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家国情怀;历史课堂中,英雄事迹的讲述激发民族自豪感;科学实验里,严谨求实的态度与环保意识悄然生根。盛锐认为,美育不是孤立的美术课,而是让道德教育在学科融合中自然生长。

学校举办“新时代新歌会”比赛。学校供图
六十八中的学子不仅在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更在艺术活动中锤炼品格。校园舞蹈比赛、合唱节、绘画展等成为学生展现才华的舞台,而团队协作、尊重规则、自信表达等品质也在活动中悄然养成。“当学生用画笔描绘劳动场景、用歌声抒发爱国热情时,‘尚美崇德’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的成长轨迹中。”盛锐感慨道。
实践深耕,激活成长动能
德育需要载体,更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于心。学校以“红色研学”“劳动教育”“校园文化节”为抓手,设计了一系列创新德育活动,将“尚美崇德”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

学校多次奔赴红安革命老区开展红色研学。学校供图
红色研学,赓续血脉。学校规划了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馆等红色研学路线。学生重走长征路、学唱革命歌曲,沉浸式体验革命精神。研学后的分组研讨中,学生们写下“愿以青春护山河”的铮铮誓言。“红色基因的传承,让德育有了历史的厚度与情感的共鸣。”盛锐欣慰道。
以劳铸魂,锻造品格。学校构建了“值日保洁—劳动值周—基地实践”的完整劳动体系。学生在校园包干区清扫落叶、在校外实践基地种植蔬菜,劳动技能与责任意识同步提升。劳动让学子们懂得珍惜与奉献,这正是“尚美崇德”的生动体现。

学校连续七年举办校园文化节。学校供图
青春舞台,绽放光彩。连续七届的校园文化节成为德育品牌。学生自主策划歌手大赛、科技创新赛、诗词朗诵会,将德育主题融入活动设计。新年诗会上,学生以《黄河大合唱》讴歌祖国,以苏轼诗词传递文化自信。舞台上的光芒,照见的是学子内心的道德之光。
成效彰显,培育时代栋梁
学校德育成效显著,学生爱国意识、品德修养、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形成了“尚美崇德”的育人生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讲座、志愿服务等多维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斐然。盛锐向记者分享了一个细节:一名学生在参观中山舰博物馆后,主动组织班级制作“勿忘国耻”手抄报,这种自发行动,正是德育内化的最好证明。

班级劳动值周——维护校园清洁。学校供图
学校将劳动教育与校园管理相结合,学生从“被动清扫”变为“主动维护”。教室窗明几净,操场一尘不染,志愿服务参与率显著提升。德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将美德转化为日常习惯。
从理念构建到实践创新,从活动设计到成效落地,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不仅培育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学子,更探索出一条五育融合的特色育人之路。未来,学校将继续以美浸润心灵,以德引领成长,培养更多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的时代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