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海关携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国门生物安全 宣传教育基地 共筑生态安全防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6:53:00阳光讯(记者 刘珺 通讯员 张鹏飞、高翔、王振东)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成效,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之际,西安海关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举办“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宣传活动,并正式揭牌成立“西安海关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活动通过现场宣讲、互动体验和实地参观等形式,向师生及公众普及生物安全知识,凝聚全民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共识。
4月10日,活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后稷广场拉开帷幕。西安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朱玉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共同为“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揭牌。朱玉红强调,海关作为国门安全第一道防线,始终以《生物安全法》、新修订的《国境卫生检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为遵循,严防疫情疫病传入,严格监管特殊物品通关。此次宣传教育基地的揭牌,将有效推动国门生物安全意识从校园扎根,向全社会延伸,是关校携手深化“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行动、推动全民共筑生物安全防线的生动实践。
活动现场,西安海关为现场师生发放国门生物安全宣传资料,通过现场设置的宣传展板、科普图片、政策法规资料向师生生动讲解国门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从生物安全的概念,到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再到其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引导师生们认识到守护国门生物安全,就是守护绿水青山,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场展示近年来截获的外来入侵物种以及植物性有害生物图片,直观展现生物入侵的潜在威胁,详细解读禁止携带入境动植物产品、出入境特殊物品申报等政策,吸引众多师生驻足互动。
“以前觉得生物安全离生活很远,今天才知道,一只非法入境的昆虫可能破坏整个生态系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翟宪辉感慨道。活动现场还设置了问答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工作人员一一解答,现场氛围热烈。
据西安海关统计,近年来在入境航班旅客中检出42例甲流阳性、1例恶性疟合并甲流阳性、1例艾滋病合并梅毒阳性。截获外来物种78种83种次、植物性有害生物131种768种次,在进境邮寄物中查获“异宠”超千只,并多次检出非洲猪瘟、副结核病等疫病。这些数据背后,是海关严密的口岸防控网络和科技检测能力的支撑。去年以来,西安海关已深入陕西师范大学、汉中滨江第四幼儿园等10余所院校开展宣讲,覆盖超2万人次,推动生物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揭牌仪式后,师生们跟随讲解员参观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国门生物安全教育专区。通过实物标本、图文展陈和互动电子设备,大家系统了解了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危害。讲解员还结合出入境场景,科普了旅客携带物品的合规要求,呼吁师生“从自身做起,当好国门安全的宣传者与守护者”。
西安海关卫生检疫处处长黄渭表示:“依托西安海关国门生物安全教育基地,持续创新宣教形式,扩大覆盖面。守护国门生物安全,就是守护绿水青山,希望每位公民都能自觉遵守法规,携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西安海关将继续以法律为盾、科技为矛,与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共绘生态安全新图景,为建设美丽中国、守护三秦大地的绿水青山贡献海关力量!
国门生物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西安海关以“进校园、进社区、进口岸”为抓手,推动生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此次教育基地的落成,标志着西安海关在深化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教育方面迈向常态化、专业化,也为关校合作搭建起更坚实的平台。双方后续将围绕提升全民生物安全防范意识、普及生物安全知识、强化生物安全建设等方面持续合作,努力打造“关校共建、双促共赢”的合作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