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互联网邂逅白衣天使 “京东护士到家” 重构院外护理服务版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6:40:00    

2025年5月11日,京东健康护士盛典在北京举行,一时间引发各方热议。这个以“多快好省”闻名的电商平台缘何会将目光投向白衣天使群体呢?京东护士到家业务负责人的回答耐人寻味:“我们不只是在致敬白衣天使,更是想通过护士到家服务的发展,重构院外护理的底层逻辑。”

这一逻辑的背后,是中国万亿级护理市场的巨大缺口。基于最朴素的医疗健康服务理念,京东健康于2024年9月正式推出“京东护士到家”——通过平台链接执业护士,为有需要的用户提供专业的到家护理服务。如今,全国已有超万名护士入驻,覆盖45个核心城市,能够实现护士最快1小时上门。

“95后”的张玲玲,便是这万名护士中的一员。作为京东护士到家服务团队福建站的站长,今年她荣获京东健康为其颁发的“优秀站长奖”。“感谢这个在医院之外的执业平台,也感谢福建站上百位护士同事们的共同付出”,她说。

与张玲玲联系采访时,她正驱车前往德化,此行是要为一位老人提供吸氧护理与指导服务。从最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成为区域负责人,张玲玲用半年时间把团队从十几人扩展到上百人,服务范围甚至覆盖了泉州、福州等地的山区,最远订单需要驱车两小时,深夜摸黑走山路成为了常态。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宇静 林劲峰 文/图

山路逆行:从质疑到信任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福建的偏僻山间,一条蜿蜒的盘山公路见证着张玲玲的坚守。去年底,她接到了一位99岁卧床老人的输液港维护订单。驱车1小时后,她又徒步半小时才抵达老人位于半山腰的家。

京东护士到家福建站站长张玲玲走在乡间小路,为有需要的用户提供上门护理。

从进门开始,老人的女儿就用手机对着她开始录像,操作开始没多久,手机已经平放在了桌上。服务结束,老人的女儿含泪跟她道歉:“姑娘,希望你能理解阿姨,以前我们没在家里做过(护理)。做上(护理)才知道,你可一点儿都不比医院的护士差!”

这样的信任来之不易。作为第一批入驻平台护士,张玲玲常常遇到“平台护士不可信”的质疑。一次,一位肠造口患者术后情绪不佳,接单的专科护士服务进展不顺利。作为站长的张玲玲赶到用户家中,一方面安抚病患及其家属的情绪,一方面再次联系拥有专科护理资质的护士,沟通最佳服务时间。“很多护士是在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提供服务,既要考虑到护士的时间和精力,更要满足好用户的需求”,她说。重新上门的专科护士整整花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一边安抚患者一边无比细心地清理造口,最终顺利完成了护理服务。患者和家属再三表达感谢,还现场塞给他们红包,被他们婉言拒绝了。

正是这些点滴的故事,成就了用户对京东护士到家的信任,在这背后更有着标准化的体系支撑:护士入驻必须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核,上岗前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专业培训,记录护士在服务中的行动轨迹并全程录音,平台还会为护患双方投保以保障合法权益。

平台破局:从“互联网+护理”到维护生命尊严

京东护士到家的服务版图正在不断壮大。

目前,该服务已覆盖全国45城,累计为数十万个家庭提供了专业护理服务。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京东护士到家推动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生态落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医疗系统尚无法直接覆盖的入户护理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现有医疗资源和专业护理人员的服务潜能,让他们的专业能力更加充分地发挥并获得“阳光收入”,从而实现多赢格局。

在张玲玲的团队中,80%的护士来自当地三甲医院。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接单,每个人月均增收3000-7000元,最高者月入过万。平台还会为护士提供动态血糖仪植入、呼吸机调试等专科培训,让护士们不仅能够接触到医院外的前沿设备,还能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对于患者而言,这种服务带来的是尊严与便利。福州一位癌症晚期患者,不想出门去医院换药,家属便通过京东护士到家下单预约服务。护士到达用户家中,不仅完成了护理服务,还教会了家属基础的照护技巧,免除了患者和家属的奔波之苦,也延长了患者需要专业护理操作的周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玲玲的故事仍在延续。如今,她经常会对新入驻的护士说:“我们不只是送服务,而是送去尊重与希望。”她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这一路的收获:与山区双手缠手老人的握手,与术后康复患者的合影,还有一张驾车行驶的深夜山路的照片——那是丈夫陪她驱车120公里为患者做完护理后,在凌晨归途中拍下的。

这场互联网与专业医疗护理的携手,正在重塑中国专业医疗护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当张玲玲们背着护理包走向深山,当京东健康为护士举办盛典,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科技如何让专业医疗护理更有温度。

相关文章
互联网邂逅白衣天使 “京东护士到家” 重构院外护理服务版图
2025-05-12 16:40:00
俄研究显示一类耳聋多与致病基因有关
2025-05-11 14:47:00
公交服务从“大众普惠”迈向“精准触达” 为民“暖”事构筑民生“大幸福”
2025-05-11 12:53:00
推动AI医疗实现“真正落地”
2025-05-09 20:34:00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4月辟谣榜
2025-05-09 17: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