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双城联动”打造京沈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6:04:00    

4月2日-3日,在沈阳第六批赴京挂职工作队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20余位北京青联委员来沈进行深度交流及资源对接,为沈阳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注入新活力。

自2024年11月29日以来,沈阳第六批赴京挂职工作队紧扣京沈合作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实干为先,持续深度融入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两地资源互通、产业共融、人才共育。通过100余天的实践,工作队在思想建设、对接合作、项目推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党建引领强根基

凝聚合作“向心力”

成立挂职工作队临时党支部、成立学习小组、上“行走的党课”……第六批赴京挂职工作队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构建了“1+4+5+N”组织体系,即1个临时党支部、4个工作小组、5个特色专班和N个党员先锋岗,织密党组织网络,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工作队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读专项政策文件。创新沉浸式教育载体,联合北京市直相关部门和科技园区,开展“行走的党课”活动,组织队员实地走访北京产权交易所、清华工研院、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技园等。通过现场参观学习,深入理解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布局、创新生态体系构建以及“三城一区”协同发展的内涵。

精准招引强链条

按下项目“快进键”

聚焦沈阳市10大产业集群和21条重点产业链,工作队建立“招商资源联络表”“项目储备库”,组建了项目政策、会展活动等4个工作专班开展靶向招商。累计挖掘项目线索110条,推动4个项目落地、10个项目签约,储备项目线索57条,在谈项目39个,形成“储备—签约—落地”滚动推进格局。同时,创新“专班调度+交叉支援”机制,走访北京金融产业园等十余个园区,谋划引入国际赛车赛事、心电监测设备项目、氢能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等项目,助力沈阳汽车产业、高端制造与新兴产业布局。

深化协作强纽带

拓展经济“融合度”

21名赴京挂职干部在协同发展中的“穿针引线”“铺路架桥”作用凸显,不断推动京沈政企学研多维联动。一方面,对接住建部、中国贸促会等9家部委单位,参与北京沈阳企业商会年会等21场活动,联动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智能院等机构举办产学研对接会,推动沈阳车网科技与北京智能院共建智能网联商用区,复制北京智慧交通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服务区域协同发展,协助浑南区、辉山经开区赴京考察航空航天等产业,调研联东U谷蓝贝科技园数字化运营方案,学习北奥集团先进经验赋能沈阳机器人产业升级,北京信融集团与沈阳经开区探索共同培育沈阳优质中小企业发展,实现“北京方案”向沈阳场景延伸。

以学促干强本领

汲取经验“活水源”

挂职干部化身调研员,围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课题开展深度学习。实地考察清华工研院全球健康产业中心、中关村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学习北京基层治理与科技成果转化经验;走访朝阳站,提出以重点场站为牵引链接京沈、扩大消费的建议;调研北京顺义HICOOL产业园二期,强化京沈产业对接、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通过开展“双城赋能·干部共育”联席对接会,搭建“政策互鉴—项目互联—能力互促”三维协作平台,切实推动京沈两地干部资源精准对接、经验成果转化共享。

沈阳第六批赴京挂职工作队以“双城联动”思维破解发展难题,在招大引强、服务对接、经验转化上实现突破。未来,工作队将持续深化京沈资源互补,以项目落地见效检验合作成果,为新时代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刘洋)

相关文章
消防员宋思玉被困沈阳铁西火场牺牲,发小:再过几天就是他29岁生日,小孩去年出生
2025-04-05 00:04:00
奏响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工会“好声音”
2025-04-04 11:12:00
“双城联动”打造京沈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04-04 06:04:00
北京南站直通环球影城,站点巴士来啦!
2025-04-03 20:13:00
对特朗普的“魅力攻势”未能奏效,越南直面美国关税冲击
2025-04-03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