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速跟广东政策包!广州文化产业“包稳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09:07:00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首日,广东以“政策包”形式重磅推出覆盖影视、演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领域的87条政策措施。

广东“政策包”的出台,标志着文化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的转型,对广州而言,这不仅是产业政策的升级,更是城市能级的跃升,依托政策红利,广州将加速构建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在数字时代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政策是发展的引擎,广东此番以“政策包”破题,为广州文化产业的未来描绘了清晰蓝图。在政策赋能下,广州将加速从“文化大市”迈向“文化强市”,为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湾区样本”。

广州歌舞剧院原创舞剧《英歌》

看政策,诚意满满释潜力

作为全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广东此次政策创新既是对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立足自身优势、面向全球竞争的关键布局。

尤其对于广州而言,这座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前沿创新活力的城市,将在政策赋能下进一步释放潜能,加速构建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州样本”。

广州歌舞剧院原创舞剧《醒狮》

在影视领域,政策包通过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创作选题库、深化粤港澳影视合作等举措,为广州影视产业注入新动能。

例如,政策明确提出支持优秀作品创作、完善拍摄服务体系,并成立省级影视综合服务平台,这将吸引更多头部影视企业落户广州,推动本地影视企业与港澳团队深度合作。

演艺市场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包从培育市场主体、拓展“演艺+”产业链、推动大湾区演艺资源互通等方面为广州指明方向。政策提出建设国际一流演艺城市群,支持粤港澳三地演艺活动巡回落地,这将强化广州作为大湾区演艺枢纽的地位。

动漫影视产业的扶持政策,则为广州巩固“动漫之都”地位提供了坚实保障。政策提出构建广深“双核”高地,支持原创IP孵化与传统文化数字化,与广州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高度契合。通过专项资金扶持、人才引育、产业链协同等举措,广州可进一步强化在动漫内容创作、衍生品开发等环节的优势。

在网络游戏与电子竞技领域,政策包明确支持广州发挥“双核”引领作用,为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广州游戏产业营收常年位居全国前列,诞生了网易、三七互娱等龙头企业。政策提出鼓励原创精品研发、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电竞双城”等举措,直指行业痛点。

电竞领域,政策支持场馆建设与赛事运营,广州可依托天河体育中心等大型场馆资源,承接顶级电竞赛事,同时培育本土赛事品牌,形成“赛事+文旅+消费”的产业闭环。

网络视听作为数字文化新业态的核心赛道,政策包通过建设“智慧视听”云产业园、推动湾区数智视听服务等举措,为广州开辟新增长极。

综观六大领域,广东文化产业“政策包”的突出特点在于系统性、协同性与前瞻性。政策不仅覆盖全产业链各环节,还注重跨领域资源整合与大湾区协同发展,这种“一盘棋”思维为广州文化产业的提质升级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广州游戏企业——库洛游戏去年5月上线的《鸣潮》首发登顶107个国家和地区的iOS免费榜。

观当下,广州文产领潮头

作为全国文化产业的领跑者,广州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根基,借力政策创新与科技赋能,在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电竞、网络视听等领域构建起全产业链生态,持续释放文化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影视产业,广州通过引入百纳千成、企鹅影视等头部企业,推动《燕食记》《散落星河的记忆》等优质IP落地。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等平台助力“广州创造”走向全球,穗港影视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更深化了大湾区协同效应,推动文化产品从“出海”迈向“IP出海”。

演艺市场的繁荣彰显了广州的文化活力与消费潜力。2024年,广州审批营业性演出超14万场,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59场,稳居“演唱会之城”第一梯队,形成“演艺+文旅”的消费闭环。

广州的演艺装备产业同样傲视全国,灯光音响产值超千亿元,浩洋电子、锐丰文化等企业服务冬奥会、亚运会等国际盛事,以硬实力支撑软文化。

2024年“湾区音乐汇”在广州塔开幕

在动漫与游戏电竞领域,广州以创新驱动抢占赛道高地。原创漫画发行量占全国30%,《雄狮少年》《落凡尘》等动画电影以“新国漫”标签破圈,猪猪侠、喜羊羊等IP持续焕发生命力。

广州游戏产业营收占全国43%,网易、三七互娱等龙头企业深耕科韵路“游戏第一街”。电竞产业依托雄厚的游戏基础,通过顶级赛事吸引全球目光,黄埔区“游戏谷”政策吸引赛事运营人才,推动电竞与文旅深度融合,让年轻人“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

网络视听产业的崛起则展现了广州的前瞻布局。作为全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核心区,广州建成智慧视听云产业园,集聚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年产值超530亿元。

从化区通过微短剧发展研究中心吸引路海波等领军人才,打造产教融合高地;白云区构建直播经济集群,“直播+”模式激活电商新生态。

数字印证实力:2024年广州文化新业态营收2780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46%;游戏企业6700余家,带动就业超10万人;动漫年产值超300亿元,文创产品营收增长80%……这些数据背后,是政策精准滴灌、科技深度融合、人才持续汇聚的协同效应。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指出,文化新业态已成为增长关键引擎,而“低空+文旅”“沉浸式体验”等创新场景,更将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联动。

站在新起点,广州正以“文化+”战略打破边界,让传统与现代交织、本土与国际共鸣。这座城市的信心,既藏于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展演灯火中,也显现在年轻人追逐电竞赛事的热情里——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答卷,广州正在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展未来,穗城新势竞风华

接下来,广州将以政策为纲,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结合本土优势细化落实举措。

以科技为翼,激活文化新质生产力。广州将瞄准数字时代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强化技术驱动与内容创新的双轮驱动。

在游戏电竞领域,依托天河科韵路、黄埔游戏谷等产业集群优势,广州将设立市级统筹资金,支持原创精品研发和重点赛事培育,并试点建设网络游戏产业服务中心,优化版号审核、防沉迷系统接入等流程,助力企业高效出海。

网络视听产业则以智慧视听云平台为核心,融合AI、MR等技术,构建“内容+”生态圈,建设湾区国际创作者生态谷和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打造从内容孵化到技术应用的完整链条,推动视听内容生产向智能化、国际化跃升。

今年“五一”假期举办的第35届广州萤火虫漫展3天参观人次达18.1万,逛展人均消费668.71元。

以融合为径,拓展文化消费新场景。广州深谙“文化+”战略对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着力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一方面,依托艺术街区、博物馆、低空观光航线等载体,创新沉浸式文旅项目,如“低空+文旅”模式开辟城市空中游览新体验。

另一方面,以重大活动为纽带,擦亮湾区音乐汇、羊城粤剧节、广州艺术季等品牌,通过文交会、国际旅游展等平台促进产业对接,2024年文交会签约金额超18亿元,彰显平台集聚效应。

体育领域则借势十五运会承办契机,推动“文旅+体育”深度融合,以国际标准打造赛事IP,提升城市全球影响力。

以开放为桥,绘就文化出海新图景。作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广州正以更高站位布局文化出海战略。

演艺领域鼓励粤产精品海外巡演,推动《雄狮少年》《英歌》等舞台剧走向世界;游戏产业则将岭南文化元素融入创作,孵化《第五人格》等全球IP,2024年游戏海外营收达190.58亿元;网络视听企业通过国际纪录片节、动漫游戏盛典等平台,推动优质内容“借船出海”。

同时,广州强化与国际市场的规则对接,为文化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本地化适配等专项培训,构建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支撑体系。这种“以文化为媒,以产业为基”的开放姿态,正助力广州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占据先机,向世界传递中国故事的湾区表达。

以惠民为本,筑牢文化强市根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州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通过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打造基层文化共同体等模式,建成953个合办文化场馆和400处新型文化空间,让艺术浸润街巷阡陌,真正实现文化资源“下沉”与“共享”。

面向未来,广州将以“政策包”为行动指南,以创新为魂、以融合为脉、以开放为帆,持续激活文化产业内生动力。

通过政策精准滴灌、科技深度赋能、生态多元共建,这座千年商都正书写着文化强市建设的新篇章,为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州样本”。在文化与经济共荣、传统与创新交织的进程中,广州的文化综合实力必将迎来更具穿透力、更富时代感的升华。

来源:南方+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相关文章
两场“国际范”标准化盛会花落湖北
2025-05-27 00:09:00
李在明说将推进恢复朝韩军事热线
2025-05-26 10:35:00
速跟广东政策包!广州文化产业“包稳的”
2025-05-26 09:07:00
人民日报|丰胜博士:希望能深入产业一线锤炼本领
2025-05-26 07:34:00
“琴澳旅游团”跑出“加速度”(微言)
2025-05-25 1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