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创新运用新部署,多地试点深入推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7:40:00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数字人民币这一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正凭借其在金融科技创新、支付效率提升以及经济包容性增长等方面的显著潜力,成为金融支付领域不可或缺的存在。
近期,上海、浙江、山东等多地围绕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密集发声,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拓展、技术的创新以及生态的优化。
上海:2025年赋能数币研发应用
据央行上海总部官网消息,近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5年上海市国库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上海市国库系统坚持国库为民,高效保障各级政府预算顺利执行,同时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进区块链跨境缴税和数字人民币在财税、政务领域运用,发挥了国库在保障地方经济运行和服务社会民生中的积极作用。
今年4月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召开2025年上海市现金服务与管理工作会议时总结,2024年上海市现金服务与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不仅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再上新台阶,还圆满完成普通纪念币发行任务,现金服务与管理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会议强调,2025年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手段,赋能数币研发应用。具体举措包括积极开展数字人民币扩消费、惠民生推广活动,提升商户侧数字人民币受理改造便利性,支持引导景区、星级饭店、重点商圈商户开展数字人民币受理改造,持续优化本市数字人民币生态环境;引导市属国企、在沪央企使用数字人民币开展资金收付,提高上海市数字人民币对公业务规模。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领域也积极布局。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明确鼓励银行开展对个人与企业的数字身份跨境认证和电子识别,稳步扩大跨境收付业务中的数字化服务覆盖面。同时,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创新特色场景;支持外汇交易中心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提供外汇流动性管理及兑换服务。
稍早前,2024年11月底,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一轮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行动方案,提出要进一步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与服务创新,力争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场景覆盖面广、支付服务体验良好、创新应用丰富、各方参与积极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浙江:“数字人民币+首发首店”激活市场
在消费领域,浙江又有新举措。4月15日,浙江省商务厅、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强调,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满足首发经济项目融资和金融服务需求。深化消费金融创新,鼓励为首店品牌、首发产品消费提供优惠权益和增值服务,开展“数字人民币+首发首店”场景试点,促进首店场所支付便利化。
事实上,自2022年3月起,人民银行明确浙江省承办亚运会的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等6个城市获批数字人民币试点以来,数字人民币已然融入浙江省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场景中便捷的支付选择;同时紧密契合进浙江产业发展的脉络之中。
例如,浙江率先推出了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乘车码,支持杭州地铁、绍兴地铁、杭海城际铁路等“展码进站”,标志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乘车码”应用场景在浙江正式落地,实现杭州、绍兴、海宁三地“一码通行、互联互通”,同时,也是数字人民币APP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交通出行”场景的直接应用。
这一创新应用不仅方便了民众的出行,也为数字人民币在公共交通领域的推广提供了范例。
山东:助力财政惠民政策
山东则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与财政惠民政策的深度融合。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消费服务,推行家电、手机、汽车等换新补贴“一件事”改革;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推动惠民政策资金更多采取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
从其他地区在财政惠民资金发放中采用数字人民币的实践来看,数字人民币能够显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财政端—银行端—个人钱包”的点对点直接拨付,到账时间可压缩至实时到账,极大缩短了财政资金流转链条。
回溯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历程,与早期阶段相比,近一年来,多个省市围绕数字人民币展开的相关工作部署逐渐细化、深入。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已然迈入“场景深耕”的阶段,展望未来,数字人民币将聚焦跨境支付、产业互联网、政务民生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创新应用,为数字人民币的全面推广落地积累丰富且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