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令人眩晕,多国企业犹豫观望,全球企业“2万亿美元对美投资”生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6:45:00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汪品植 王逸 环球时报记者 杨舒宇】“自美国总统特朗普新任期开始以来,全球公司承诺在美国投资至少1.9万亿美元,但随着关税战的日益升级,这一投资热潮可能会面临威胁。”英国《金融时报》8日刊文聚焦美“对等关税”对美国自身构成的损害及冲击。
多家企业正蒙受巨大损失
报道称,1月以来,包括软银、台积电、达飞海运集团、斯特兰蒂斯等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在内的全球各大企业共承诺对美国投资近2万亿美元。其中,软银和台积电的承诺投资额均高达1000亿美元,达飞和斯特兰蒂斯的承诺投资额也分别达到200亿美元和50亿美元。然而,这些携带巨资来美国本土投资的企业,却遭到来自美国关税的“背刺”。报道称,这些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正在遭到美国政府对包括中国、印度和欧盟等贸易伙伴广泛征收关税的巨大冲击。
上周,汽车巨头斯特兰蒂斯宣布,已要求其美国本土5家工厂的900名员工强制休假,并叫停了在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的生产作业以应对关税不确定性。韩国现代汽车承诺将在三年内投资210亿美元,扩大美国汽车生产和钢铁业务,并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然而,如今进入美国市场的外国汽车面临25%的关税。
在4月2日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方案以来,苹果股价连续受到重创。此前苹果刚宣布在美国本土投资5000亿美元,特朗普紧接着就宣布关税。截至周二收盘,苹果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市值较峰值下降1.5万亿美元,失去“全球市值之王”的宝座。此外,这些关税还将影响苹果位于亚洲的生产供应基地。
同时,也有分析人士对一段时间以来在美大举投资的日本软银的前景表示关切,甚至认为如美国市场持续下行,软银或将被迫抛售其在美资产以寻求自救。彭博社称,软银集团正寻求一笔约165亿美元的贷款,以支持其向美国政府承诺的50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计划。
美国智库加图研究所副所长斯考特直言,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企业收入下降,再叠加美国本土运营成本高和经济放缓的压力,这可能严重挫伤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有专家指出,很难预测这些投资承诺有多少能实现。《耶鲁洞察》7日称,现实是这些投资很少能真正成功。第一任期内,富士康计划在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的电子厂,结果变成了闲置的工厂。“许多首席执行官已经开始将现有的计划资本支出重新包装成一个吸引眼球的大数字,但实际上他们暂停了新的投资计划。”
“商业投资陷入瘫痪”
据《耶鲁洞察》报道,从汽车制造商到制药公司再到电脑零部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都表示,特朗普的言行适得其反。为了批准新的投资,企业需要可预测性和多年的准备时间,因为从批准投资到工厂准备开工,通常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在这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政策动荡中,任何企业都不能授权花费股东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于工厂或回流供应链;任何试图这样做的首席执行官都可能被董事会和投资者当场解雇。由于关税政策不是每天都在变化,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商业投资完全陷入瘫痪——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冻结。
生产电动滑板车和电瓶车的欧洲家族企业Micro的高管奥博特两兄弟对美国《财富》杂志表示,他们非但不会忙着将生产线搬去美国,反而打算将一些产品撤出美国市场。他们还说,现在并不是在美国投资搞制造业的时机,“特朗普的关税能不能坚持3个月都不好说……现在真没办法做计划”。《财富》杂志承认,奥博特兄弟这番话确实讲出了外企在美生意经难念的痛处。
《耶鲁洞察》称,数千亿美元的商业投资瘫痪已经波及到更广泛的经济领域:美国独立企业联合会小企业信心暴跌50%,劳动力市场正在恶化,新裁员人数在过去三个月里翻了两番,资本支出和投资停滞不前,GDP增长预期下降了1%——但下行周期才刚刚开始。商业投资瘫痪造成的长期经济后果将是毁灭性的。毕竟,美国企业每年占美国GDP增长的88%,并承担美国85%的劳动力招聘,因此,这相当于巨额的投资损失和大量工作岗位的流失。
马克龙呼吁暂停对美投资
一些美国盟友国家已经对此发声,法国《费加罗报》称,总统马克龙呼吁暂停对美国的投资。法国是美国第五大外国投资来源国。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法国对美直接投资达3700亿美元,占美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6.9%。
作为美国最大外资来源国,日本也向美方表达严重关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本周一同特朗普通电话时直言,关税会“削弱日本的投资能力”。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理事长石黑宪彦对彭博社表示,关税行动可能会加剧通胀,并提高日本企业在美国投资的门槛,这违背了总统吸引投资和振兴美国制造业的目标。此外,他还称,提高关税将导致在美国经商的成本增加,原材料和产品价格也将上涨,而总统打击移民的举措也可能加剧劳动力短缺,推高劳动力成本。
美国CNBC电视台月初梳理数据发现,3月,吸收高净值人士投资基金的家族投资办公室在美直接投资成交项目只有40个,同比大降45%。从事家族投资业务的理财高管奥德特透露,她的中东高净值客户本来频频来美国投资,但现在却对在美国投资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