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四家盈利新能源车企 赛力斯2024年财报强在哪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9:00:00赛力斯交出了一份历史最好的成绩单。
3月31日晚间,赛力斯发布了其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中,问界系列车型贡献了超35万辆销量。问界M9全年交付超15万辆,至今连续11个月蝉联中国市场50万级豪华车月度销冠。
赛力斯的技术创新是其品牌销量增长的坚实支撑。2024年,赛力斯发布了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和赛力斯魔方技术平台,赋能产品口碑。在智能化技术提升上以安全豪华底线,是赛力斯始终不变的初心,问界品牌搭载的ADS 3.0系统已覆盖全系车型,累计智驾里程超11亿公里,成功避免碰撞92.6万次。
技术突破离不开赛力斯持续的研发投入。2024年,赛力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达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
同时得益于规模效应和技术升级,赛力斯新能源汽车毛利率从2023年的9.92%提升至26.21%,增长16.29个百分点。
4月1日开盘后,赛力斯(601127.SH)市值已经超过2000亿,创下新高,已经超越上汽集团(600104.SH),后者市值为1830亿左右。
高端化战略奏效,跑通盈利模式
在行业价格战胶着,各大车企比拼低价、性价比之时,赛力斯跑出了一条自己的高端化盈利之路。
此前,新能源车企采用高端化的战略入局并不被市场视为明智之举。由于新能源汽车前期研发的巨额投入,盈利本身就是一场长期赛跑。截至目前,全球仅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赛力斯四家新能源车企实现盈利。
行业普遍认为,年销量需突破30万辆才能实现盈亏平衡。在很多新势力车企深陷亏损下,赛力斯通过问界系列快速上量跨越这一门槛,从开始亏损到实现盈利,赛力斯只用了五年时间。
与其他品牌不同的是,赛力斯主要通过高端车型的走量来实现盈利。
问界是赛力斯高端化战略的核心品牌,通过推出定价50万元级的问界M9和30万元级的问界M7,精准切入高端市场。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在日前问界M9 2025款上市发布会现场透露,问界M9开启大规模交付以来,累计交付突破17万辆;问界M7则以近20万辆交付量成为2024年新势力年度销冠。
财报显示,2024全年问界品牌成交均价达40.2万元,位列国产品牌单车成交均价第一。问界系列车型在全年的销量超35万辆销量,同年其新能源汽车毛利率从2023年的9.92%跃升至26.21%,提升了16.29个百分点。
2025年,备受市场期待的问界M8即将上市。该车型在开启预订后迅速斩获8万辆订单,进一步完善问界品牌在30万至50万元区间的产品布局,构建起覆盖M5、M7、M8、M9的完整高端产品矩阵。
在高销量的同时赛力斯还保持了高口碑,市场期待问界M8销量进一步走高来拉升赛力斯的规模化。2024年,问界系列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满意度调查中位列混动大型SUV类别第一,品牌净推荐值(NPS)及发展信心指数居行业首位。
规模化销量的加持下,通过高端化战略叠加成本控制能力,赛力斯正驱动自己的利润增长引擎飞速运转。
规模化生产能力也是赛力斯的强项,工厂的每一处细节都藏着控本的秘密。目前,赛力斯超级工厂采用的是一体化压铸技术,将222个零部件集成为10个,大幅降低制造复杂度与人工成本。
在厂内物流方面,工厂内采用“厂中厂”模式,集成多家供应链企业,减少中间物流环节和运输成本。智慧无人物流港实现全流程无人化运输与调度,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规模效应使单车固定成本被显著摊薄。
赛力斯还在通过一系列运作保障工厂端成本能力可控。今年3月,赛力斯公告称,赛力斯将以81.64亿元收购超级工厂,即龙盛新能源100%股权。这也意味着赛力斯将减少经营性现金流出,每年减少超1.77亿元的租金支出,资产负债率将下降7.44个百分点。
这些举措都助力赛力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2024年,赛力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同比增长342.7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5.73亿元,同比增长215.71%;净利率达3.27%,较上年同期上升14.8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毛利率从9.92%增长至26.21%。
对于长期盈利能力的保持,国盛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赛力斯已迈过盈亏平衡线,2024年前三季度单车净利润从0.3万元提升至2.2万元,展现出强销量与高效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未来随着三大工厂全面投产及供应链升级,成本控制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70亿砸向研发,驱动技术护城河
赛力斯销量、产品力增长背后实际上是市场对其研发成果的认可。
2024年赛力斯研发投入达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研发团队规模增至6201人,同比增长25.15%,且研发团队呈年轻化和高学历化趋势。
赛力斯在财报中提到,公司采用“量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四代技术战略,主要的研发投入方向集中在智能增程电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绿色制造方面。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赛力斯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速达301.69%,居自主品牌第一;发明专利公开量排名第七,技术壁垒显著提升。
赛力斯一直深耕增程技术的研发,早在2016年,赛力斯已经实现初代增程器量产,但初代技术仍存在馈电工况下动力性能减弱、噪音与振动明显等问题。经过不断改善,增程器热效率提升至44.8%,油电转换率从2.7kWh/L提升至3.6kWh/L,综合油耗降低15%,噪音感知频次减少90%。

在2024年的广州车展上,赛力斯推出了基于“赛翼增程架构”与“RoboREX智能控制技术”的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能够实现智能能量管理,综合效率达行业顶尖水平。
这一技术也已经量产走入现实,目前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已经搭载在日前上市的新款问界M9上,能够实现 一升油发3.6度电以上。
在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表示,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主动智控与用户深度交互”,目标是缩小增程与纯电车型的驾乘差异,达成“油电同感”。同时探索低成本低碳燃料,推动“油电同价”,为用户提供无焦虑出行体验。
增程器技术正逐渐成为品牌的技术护城河,其技术外溢收益还为赛力斯贡献了其他营收。赛力斯的增程器不仅搭载在问界品牌车型上,据媒体此前报道,2024年增程器销量已经超47万台,外供12家合作伙伴,包括车企与能源企业。
在平台架构的突破上,2024年4月,赛力斯推出了全球首个兼容超增、纯电、超混三种新能源动力形式的全栈式平台——赛力斯魔方技术平台,支持从B级到D级、轿车到SUV和MPV的灵活开发,降低研发边际成本,同时也为赛力斯未来的产品布局提供了更多想象。
智能化方面,赛力斯还在构建智驾技术护城河。赛力斯与华为深度协同,共享智能驾驶与车联网技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自主研发风险与试错成本。2024年8月25日,赛力斯与华为签署了投资引望协议,赛力斯向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15亿元,持股比例达10%。在发布2024年年报同日,赛力斯已经成为华为引望股东。
赛力斯与华为联合开发的ADS 3.0系统已覆盖全系车型,累计智驾里程超11亿公里,成功避免碰撞92.6万次,支持最高120km/h的前向主动安全(AEB)功能,覆盖超4万城乡镇场景。
在日前上市的2025款问界M9上,其搭载的ADS 3.3还新增了“自主泊车”功能,用户下车后车辆可自动完成泊车操作,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在今年7月或8月,华为将在问界M9全系车型上推送ADS 4.0智驾系统。
销量业绩是对技术实力最好的认证。除了2024年问界M7和M9成为其所在的细分市场销冠外,问界M9 2025款3月20日上市,72小时大定突破21000台。已经开启预订的问界M8即将于4月份上市,目前订单已突破8万。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在2025年开年的内部信中曾提到,对赛力斯来说,2024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2024年,赛力斯实现年度盈利,也在该年度获得了光大证券、中金公司、方正证券、中信证券、平安证券等券商机构的“强烈推荐”“强于大市”“增持”等评级。
在财报发布同日,赛力斯公告称,公司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拟赴港上市,预计将推动全球化战略布局。为了冲击三年内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实现百万量级的目标,赛力斯已经做好准备。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