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博电子2025年一季度财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多项指标现波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0:50:00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
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多项关键财务指标出现较大变化。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9.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2.37%,这两项数据变化较为突出,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营收大幅下滑,业务结构或需调整
报告期内,南京国博电子营业收入为350,016,384.48元,上年同期为693,204,264.14元,同比减少49.51%。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T/R组件和射频模块收入减少。
项目 | 本报告期(元) | 上年同期(元) | 变动幅度(%) |
---|---|---|---|
营业收入 | 350,016,384.48 | 693,204,264.14 | -49.51 |
如此大幅度的营收下滑,反映出公司在市场拓展或产品销售方面遇到阻碍,公司需重新审视业务结构,加强市场推广,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扭转营收下降的局面。
净利润腰斩,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31,429.42元,上年同期为120,776,726.47元,同比下降52.37%。这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T/R组件和射频模块收入减少,导致整体盈利水平下降。
项目 | 本报告期(元) | 上年同期(元) | 变动幅度(%)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7,531,429.42 | 120,776,726.47 | -52.37 |
净利润的大幅下降,表明公司盈利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后续需通过优化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率等方式,提升盈利水平。
扣非净利润同降,核心业务盈利承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460,887.49元,上年同期为118,396,875.27元,同比下降51.47%。这进一步说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受到冲击。
项目 | 本报告期(元) | 上年同期(元) | 变动幅度(%)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57,460,887.49 | 118,396,875.27 | -51.47 |
扣非净利润的下降趋势与净利润基本一致,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面临的困境并非偶然因素所致,而是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业务发展中的问题。
基本每股收益减半,股东收益受影响
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股,上年同期为0.20元/股,同比下降50.00%。这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减少所致。
项目 | 本报告期(元/股) | 上年同期(元/股) | 变动幅度(%) |
---|---|---|---|
基本每股收益 | 0.10 | 0.20 | -50.00 |
基本每股收益的下降,直接影响股东的收益水平,对投资者的信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应收账款微增,回款风险需关注
应收账款为2,672,242,850.59元,上年末为2,626,868,163.31元,略有增加。虽然增幅不大,但在营收下降的背景下,应收账款的增加可能会加大回款风险。
项目 | 本报告期末(元) | 上年度末(元) | 变动幅度(%) |
---|---|---|---|
应收账款 | 2,672,242,850.59 | 2,626,868,163.31 | 1.73 |
公司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优化信用政策,确保资金及时回笼。
应收票据减少,资金回笼或改善
应收票据为472,061,221.87元,上年末为722,920,443.67元,同比减少34.70%。应收票据的减少,可能意味着公司在资金回笼方面有所改善,或者业务结算方式发生了变化。
项目 | 本报告期末(元) | 上年度末(元) | 变动幅度(%) |
---|---|---|---|
应收票据 | 472,061,221.87 | 722,920,443.67 | -34.70 |
具体原因还需结合公司业务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若为资金回笼改善,则是积极信号。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待析,资料不足难判断
报告中未提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相关数据,无法对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进行分析。投资者需关注后续报告,以全面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
存货上升,库存管理存压力
存货为346,109,095.66元,上年末为256,158,437.55元,同比增长35.11%。存货的增加可能是由于生产计划调整、市场需求预测偏差等原因导致。
项目 | 本报告期末(元) | 上年度末(元) | 变动幅度(%) |
---|---|---|---|
存货 | 346,109,095.66 | 256,158,437.55 | 35.11 |
存货的上升会占用公司资金,增加库存管理成本和存货跌价风险,公司需优化库存管理策略。
销售费用增长,市场推广力度加大
销售费用为2,545,454.09元,上年同期为2,083,221.57元,同比增长22.19%。表明公司在市场推广方面加大了投入,试图提升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
项目 | 本报告期(元) | 上年同期(元) | 变动幅度(%) |
---|---|---|---|
销售费用 | 2,545,454.09 | 2,083,221.57 | 22.19 |
然而,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销售费用的增长是否能带来预期的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管理费用下降,运营效率或提升
管理费用为28,333,447.73元,上年同期为33,712,514.78元,同比下降15.96%。管理费用的下降,可能意味着公司在运营管理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运营效率有所提升。
项目 | 本报告期(元) | 上年同期(元) | 变动幅度(%) |
---|---|---|---|
管理费用 | 28,333,447.73 | 33,712,514.78 | -15.96 |
公司应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管理态势,在保证运营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
财务费用改善,资金成本降低
财务费用为 - 5,603,832.07元,上年同期为 - 6,674,841.23元,财务费用有所增加,但由于是负数,实际上意味着公司的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且相比去年同期,财务状况有所改善,资金成本降低。
项目 | 本报告期(元) | 上年同期(元) | 变动幅度(%) |
---|---|---|---|
财务费用 | -5,603,832.07 | -6,674,841.23 | 16.04 |
公司可继续优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财务费用。
研发投入下降,创新动力引关注
研发投入合计为59,575,648.59元,上年同期为78,792,100.04元,同比下降24.39%。虽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11.37%增加到17.02%,但绝对值的下降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项目 | 本报告期(元) | 上年同期(元) | 变动幅度(%) |
---|---|---|---|
研发投入合计 | 59,575,648.59 | 78,792,100.04 | -24.3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17.02 | 11.37 | 增加5.65个百分点 |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研发投入的持续下降可能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不利,公司需平衡短期成本控制与长期创新发展的关系。
经营现金流净额负值缩小,经营获现能力待提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00,868,161.25元,上年同期为 - 240,764,880.71元,负值有所缩小,但仍为负数,表明公司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有待提高。
项目 | 本报告期(元) | 上年同期(元) | 变动幅度(%)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00,868,161.25 | -240,764,880.71 | 不适用 |
公司需优化经营策略,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和存货管理,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关注资金投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10,452,363.25元,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90,452,363.25元以及投资支付的现金120,000,000.00元。这表明公司在进行资产投资和对外投资,投资者需关注这些资金的投向和未来收益情况。
项目 | 本报告期(元) | 上年同期(元) | 变动幅度(%) |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90,452,363.25 | 130,886,136.14 | -31.03 |
投资支付的现金 | 120,000,000.00 | 422,000,000.00 | -71.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210,452,363.25 | 552,886,136.14 | -62.09 |
合理的投资有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但如果投资决策失误,可能会给公司带来较大损失。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稳定,资金需求不大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0,343.25元,上年同期为 - 20,343.25元,保持稳定。这表明公司在本季度筹资活动较少,资金需求不大。
项目 | 本报告期(元) | 上年同期(元) | 变动幅度(%)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0,343.25 | -20,343.25 | 0 |
综合来看,南京国博电子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面临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降等挑战,多项财务指标出现波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后续经营策略调整和业务发展情况,以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和风险。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