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稳市政策脉络、护盘资金路线渐明,A股港股后市如何布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0:53:00    

4月10日,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调整,全球多个地区资本市场接连下挫后迎来反转。A股继续保持上涨态势,三大股指早盘集体高开,沪指涨1.29%,深成指涨2.29%,创业板指涨3.35%;港股市场,恒生指数高开2.69%,恒生科技指数高开3.96%。

在此前三个交易日内,国内市场经历了一轮多方协同、配合紧密的稳市组合拳,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果断出手,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国资委等多部委发声驰援,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上市公司、行业机构等各路增持回购资金紧跟稳市节奏,合力托举市场。

与此同时,稳市政策组合拳效应在二级市场显现,A股、港股市场近三个交易日呈现出连续放量的态势。市场行情在经历4月7日“一次性冲击”后反弹,8日、9日A股与港股的主要股指均连续收涨。

场内多只宽基ETF成交额猛增数倍,护盘资金的路线也可从中窥见一二。从前三个交易日中央汇金持仓的ETF成交额来看,大规模的护盘资金托市的标的从沪深300ETF延伸至中证500ETF、中证1000ET,还有部分资金则涌入科创、半导体、央企红利等主题赛道。

在受访人士看来,过去的稳定市场政策往往是因为市场下跌,流动性枯竭后的被动做法;而这一轮中央稳市措施显示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协调性和主动性,不同部委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也更加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和长期规划,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宏观政策层面也强调提振内需的重要性。

随着特朗普关税利空的落地,投资者应如何布局新一轮行情?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权益市场需要消化关税政策冲击,投资者应重新审视未来的投资方向,可重点关注国内消费市场、国产替代领域等防御领域的投资机会。

政策有序:“国家队”率先出手+多部委协同+上市公司、行业机构紧跟

回看此轮稳市政策脉络,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在节后首个交易日率先出手,给市场吃下一粒定心丸;随后,多方协同为市场注入“强心剂”,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国资委等多部委协同驰援,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上市公司、行业机构等各路增持回购资金紧跟“国家队”稳市节奏。

4月7日,全球资本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震荡回撤,“国家队”率先出手增持,给市场吃下一粒定心丸。当日尾盘,中央汇金率先出手,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明确表态未来将继续增持。随后,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纷纷表态增持ETF、央企股票及科技创新类股票。

4月8日,中央汇金类“平准基金”叠加央行再贷款释放“钱管够”信号,多部委协同打出政策组合拳。早盘前,中央汇金明确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该出手时果断出手大力增持,央行同步表态将为其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同时,金融监管总局上调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

午盘后,国务院国资委表态,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加大对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导。随后,上海、安徽、浙江等地方国资平台纷纷发声,将持续增持回购上市公司及新质生产力企业等。

与此同时,各路资金紧跟“国家队”稳市节奏增持回购。首先,两大国资委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宣布1800亿元增持计划。中国国新盘前公布,将以首批8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等。中国诚通当日亦表态,拟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1000亿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其次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接连披露增持回购计划。社保基金8日表示,此前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等多家险企发声,将加大A股权益资产投资规模,筹划回购公司股份等;8日当天,超过6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金额上限超过300亿元。

金融机构方面,银行、券商以及基金纷纷加入回购、自购队伍。邮储银行、成都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增持计划,苏银理财称已增持ETF基金;国泰海通、东方证券、国金证券、长城证券等多家券商披露回购增持计划;博时基金、鹏扬基金以及招商基金等纷纷宣布自购;知名私募进化论资产的CEO在社交平台称“已满仓”。

4月9日,各路回购增持力度仍在持续扩大。北京、山东等地方国资委召开座谈会表示,要积极向资本市场释放利好信号,支持上市公司增持回购;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回购增持队伍也在不断扩容。

第一财经据东方财富Chioce数据统计,按预案公告日期计算,4月7日至9日,A股共有8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预案或提议,已披露的回购金额合计不低于182亿元,不超过305亿元;另有5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实控人、股东、高管增持计划,拟投入金额合计不低于93亿元,不高于182亿元;港股市场,超过110家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合计回购金额超过68亿港元。

资金路线:从沪深300延伸至中证1000,部分聚焦科创、港股等赛道

随着此轮多方协同、配合紧密的稳市组合拳落地,政策效应在二级市场也有所显现。市场行情在经历4月7日“一次性冲击”后反弹,8日、9日A股与港股的主要股指均连续收涨。

同时,A股全市成交额呈现连续放量态势,4月7日至9日,A股全市成交额分别为1.62万亿、1.65万亿、1.74万亿。

在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特朗普关税事件对A股和港股主要是“一次性冲击”,4月7日大跌后已经形成很好的加仓时间节点,监管、金融机构与上市公司等自发配合,快速形成有效的政策组合托底市场,8日、9日连续反弹伴随着市场放量显示增量资金正逢低布局。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顾问李谦向第一财经记者说,从4月7日至今的三个交易日,A股市场呈现出连续放量的态势,成交量的放大预示着有新的资金入场。从消息面上来看,汇金公司的出手,各种政策面的配合,上市公司的回购增持等行为,都显示出市场参与者对A股市场的坚定信心。

近三个交易日,场内多只宽基ETF成交额猛增数倍,“国家队”护盘资金的路线也可从中窥见一二。从股票ETF成交额的放量情况来看,中央汇金护盘资金托市的标的从沪深300ETF延伸至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其他市场资金集中在科创、半导体、央企等主题赛道。

从场内ETF来看,Wind数据显示,4月7日至8日,股票型ETF成交额分别为1837亿元、1990亿元,较清明节前一个月的日均成交额867亿元明显放量。

其中,中央汇金持仓的股票型ETF成交额增势突出。7日主要是跟踪沪深300的ETF、创业板ETF、上证50ETF交易额居前,其中跟踪沪深300的ETF成交额超过51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长超过5倍;8日跟踪沪深300的ETF成交额保持增长的同时,多只跟踪中证500、中证1000的ETF成交额较前一日增长超过5倍。而这些交易额成倍增长的ETF,第一名持有人几乎都是中央汇金公司或中央汇金资管。

从净流入额来看,4月7日至8日,股票型ETF分别净流入超过661亿元、1009亿元,较4月3日分别增长超过10倍以上,两日合计净流入超过1670亿元。其中,以中央汇金(包含中央汇金公司、中央汇金资管及中央汇金资管计划)为第一名持有人的股票型ETF净流入额就超过1540亿元。

从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作为第一名持有人的ETF净流入额来看,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ETF、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以及的增幅较为显著,两日合计净流入额分别为5335万元、2552万元。

4月9日,股票型ETF成交额缩量至1996亿元,净流入额58亿元。跟踪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方向的ETF成交额明显下降,较8日成交额增长居前的ETF主要集中在科创50、芯片、半导体、消费、军工等主题赛道,从相关ETF的前10名持有人来看,除了中央汇金外,也不乏保险机构身影。

此外,跟踪恒生指数、恒生科技、中概互联网等港股方向的场内ETF成交额在7日大幅缩减后,8日至9日也迎来明显放量。其中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连续两日成交额突破百亿,华泰柏瑞恒生科技指数ETF、中概互联网ETF、恒生互联网ETF等成交额位居前列,增幅明显。

此轮稳市举措有何不同?

此次稳定市场的政策组合拳,与此前多次稳定市场政策相比,到底有何异同?这一次政策组合拳为什么比以前更有效率?

业内人士认为,过去的稳定市场政策往往是因为市场下跌,流动性枯竭后的被动做法;而这一轮中央稳市场的措施显示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协调性和主动性,不同部委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也更加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和长期规划,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宏观政策层面也强调提振内需的重要性。

“此次关税问题的出现成为推动政策落地和汇金等机构入市的重要催化剂。”鑫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胡宇认为,此次A股市场的反弹并非偶然,而是政策连续性和长期战略规划的结果。自去年年初以来,政策就开始发生变化,不再简单地以短期稳定市场为目的,而是着眼于未来多年的资本市场建设。

“对于股市,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家这次出手更快更坚定,体现了对股市的重视程度。”深圳市德远投资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伍周表示,各部委和上市公司等一致行动,显示管理层对股市维护的决心。尽管中美关税博弈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这几天无疑是此次关税战的第一个加仓节点。

“这是被动和主动的区别。”胡宇指出,2015年等过去的几次救市政策,市场的主要问题是流动性枯竭,导致监管部门被动需要稳定市场;而本轮则是在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进行的,政策面更加主动有效,更加注重营造长线投资的良好环境,这是与2015年最大的不同。

港股100强研究中心顾问余丰慧认为,这一轮中央稳市场的措施显示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协调性,不同部委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政策出台的速度更快、更具针对性。例如,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通过多种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政策则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为企业减轻负担。这一次的救市策略更加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而非短期刺激。以往的救市更多依赖于直接的资金投入和限制卖出来稳定市场,而这次更侧重于深化改革、优化市场结构以及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

李谦认为,本轮救市政策跟以往的救市行情相似之处在于,都是在市场面临重大外部冲击时,国家及时出手稳定市场。不同之处在于,本轮政策更加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和长期规划。2015年救市主要是为了应对流动性情况,而本轮政策则是基于对中美贸易摩擦长期性的判断,提前布局,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来稳定市场预期。此外,本轮政策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自身调节功能,而不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干预市场。

如何布局新一轮行情?

随着特朗普关税利空的落地,投资者应如何布局新一轮行情?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团队在最新研报中提出,中国权益市场表现值得期待,国内大循环的完备性足以让中国在全球“抗差逻辑”下相对美国具有核心优势。“加征-反制-再加征-再反制”对于权益市场定价造成一定困扰,防御主题表现更优;中期视角,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内需、硬科技仍是主线。

中金公司称,在政策支持与AI产业趋势之下,仍然看好中国资产重估前景。但短期来看,中国股票对关税计入幅度低于2018-2019中美贸易摩擦时期,可能需要时间消化政策冲击,建议中国股票配置稳中求进,以高股息与内需政策受益标的作为阶段性底仓。

平安证券研报分析,新一轮关税贸易摩擦加剧,全球资金进入避险模式,叠加国内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验证窗口到来,权益市场或延续震荡。结构上,建议关注稳健配置的红利策略、内需政策直接利好的部分顺周期和消费板块、自下而上业绩确定性更高的优质企业。

在伍周看来,投资者应抓住当前的市场调整机会逢低买入,在国家提振股市的强烈意愿下,投资者此时买入股票,虽然可能会输时间,但大概率不会输空间,投资者可以关注高科技领域的国产替代板块。

李谦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国内消费市场和国产替代领域的投资机会。在消费方面,随着关税的增加,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依赖将减少,消费升级和扩大消费将成为当务之急,投资者可以关注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在国产替代方面,由于关税问题导致相关行业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可以逢低介入国产芯片、先进封装、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的龙头股。

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需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投资者可以关注与内需相关的农业、食品饮料、医药等板块的投资机会。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高科技领域的国产替代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投资者可以关注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力度和速度超出了市场预期,对于港股而言,由于其国际金融中心的性质,外资比重较大,因此在贸易谈判过程中,港股的波动可能会持续存在。不过,随着中国经济韧性的增强,港股市场也将逐渐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温天纳说,尽管港股市场短期内仍将面临一定的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港股市场将受益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来源:第一财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财政部将于4月在香港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国债
2025-04-15 14:29:00
5月1日起实施,住宅国标升级如何重塑房子和楼市?
2025-04-15 14:20:00
厚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沃土
2025-04-15 11:42:00
ETF融资融券日报:两市ETF两融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18亿元,华夏纳斯达克100(QDII-ETF)融资净买入达4146.7万元
2025-04-15 11:09:00
A股回购增持潮继续 合力共筑市场“信心墙”
2025-04-15 0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