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金融聚势能 民生服务提质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07:30:40“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及金融22次,我市‘两会’也对金融提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市委金融办将牢固树立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为主线,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统领,全面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八场硬仗’‘六个深化改革’贡献金融力量。” 2025年西安“两会”会场,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数据显示
2024年西安金融工作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268.64亿元,占GDP比重9.53%;我市获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和“科汇通”试点,并连续4年入选全球金融中心行列。

政策赋能
构筑发展新高地
抢抓国家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机遇,是纵贯西安金融工作发展的关键词。

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市正积极拓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成效,聚力推动签约基金有序落地,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新生态加快完善。

此外,我市正抢抓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利时机,帮助企业争取央行回购和增持专项再贷款,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技术产权技术交易科创票据,发行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扩宽科技贷款、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组织“金融+”系列融资活动,构建常态化政金企融资对接机制,针对“两重”“两新”项目、提振消费、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今年将组织融资活动百余次。
科技金融
打造创新强引擎
金融是科技创新的翅膀,聚焦科技金融主线创新突破增动能,正是西安金融发展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西安正通过一系列的组合拳动作,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全市科技金融发展生态。”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安正加快申建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与之同步,西安市科技金融联盟也在筹建之中,将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作为2024年“全国首单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挂牌上市”“西北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设立”等金融创新工作的深化推进,西安金融力量进一步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构建“知产”变“资产”的完整链条,实现“实验室专利”到“资本市场流通资产”的价值转化。
此外,西安正积极推动“科汇通”试点,进一步打通科研资金入境新路径,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也在深化推进之中,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优势和秦创原平台建设机遇,鼓励引导创投机构从境外募资,持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普惠金融
绘就民生新图景
民生成效是检验改革的重要标尺。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切实提高老百姓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西安市建设“15分钟金融服务圈”工作实施方案》已于近日出台。

该《方案》将全市1562个社区、269个产业园区和2000余个金融机构网点进行匹配,促进金融服务圈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度融合,全年将联合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等,广泛组织便民金融服务活动150余次,丰富和优化市民群众金融服务供给。
风险防控
筑牢发展防火墙
在追求发展的同时,西安将风险防控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我们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重要位置,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规范地方金融组织发展,实现‘减量提质’。聚焦养老、涉农、民办教育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记者 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