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中胎儿血液被胎盘“盗窃”?多学科紧急救治“白雪宝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2:42:00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方佳 朱文青)雨花区的孕妈妈杨晓慧(化名)因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近日进行紧急剖宫产后,产下一名因“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导致极重度贫血的“白雪宝宝”,经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多学科团队联合救治,宝宝病情目前已得到控制,各项指标得以恢复。
4月14日,孕37周的杨女士出现了见红、不规律宫缩等症状,马上前往长沙市中心医院产科就诊,经检查发现,宝宝在子宫内发生了严重缺氧,随后产科团队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实施了急诊剖宫产手术。
当新生儿娩出时,在一旁守候的新生儿科医生发现,宝宝全身皮肤白如纸,像一个“白雪娃娃”,而且四肢瘫软,无哭声,心率不足100次/分(正常为120次/分~160次/分),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下,Apgar(新生儿评分标准)评分仅3分(正常为7~10分),属重度窒息。经过紧急复苏后,宝宝转入新生儿科救治。

经新生儿科进一步检查发现,宝宝肝脾肿大,血红蛋白为50克/升(正常新生儿为145克/升~220克/升),达极重度贫血标准,相当于循环血容量丧失近三分之二。这种极重度贫血会导致多脏器缺氧,随时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或脑损伤。新生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杨琴马上启动紧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医护人员进行无创辅助通气改善呼吸,开通静脉通路,同时协调产科抽取母亲甲胎蛋白、胎儿血红蛋白等各项相关检查。并协调输血科,在最短时间内给宝宝输上了浓缩红细胞。
经过紧急救治,宝宝肤色逐渐红润,血红蛋白较前明显上升。随着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为18%(正常值为0.5%~1.5%)的检查结果出来,杨琴结合患儿肝脾肿大,母亲血红蛋白电泳及甲胎蛋白检测结果较正常产妇超出数倍,最终揪出真凶——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经过1周的规范化对症治疗,患儿各项指征恢复正常。
杨琴介绍,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是指一定量的胎儿红细胞在分娩前或分娩时,通过破损的胎盘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胎儿不同程度的失血及母体与胎儿溶血性输血反应。通俗地说,就是指孕期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面,靠胎盘、脐带供给的血液、氧气、营养元素得以发育成长,但因为这种疾病,胎盘不仅不给宝宝输送血液,反而“偷走”孩子的血液,本该单向供给营养的胎盘“管道”出现逆流,胎儿宝贵的血液持续流向母体,导致胎儿贫血、缺氧、水肿,严重的还会导致胎儿死亡,这个疾病就是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最危险的是,这种“血液盗窃”往往毫无征兆,可能发生在孕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导致新生儿极重度贫血、窒息,致死率、致残率极高。
杨琴表示,由于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明确诊断较为困难,因此要加强对于该病的认识,重视孕妇胎动减少或消失的重要临床体征。如若怀疑有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的可能,应加强胎心监护,进行胎母甲胎蛋白测定,及时纠正新生儿的贫血,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和存活率,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